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就业教育向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创业教育被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重视,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审时度势,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培养高素质创业者为目标,大力尝试并推进创业教育。
[1]所谓创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主要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创业教育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较,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有意识地创造岗位的能力与方法。所以创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主要是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创业意识是激发人们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欲望,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对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创业实践活动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可以着重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着手,有了创业意识就会促进形成坚定的创业信念,从而促进创业者提高创业能力,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活动。
一、中职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分析:
1、对创业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中职学生对创业有些误解,他们通常认为创办投资大、规模大、效益大的大企业就是创业,而“小本经营”、“白手起家”就不是创业了。还有的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干一番大事业,要有大量资金、有高等教育的文凭、有超人的能力才行,自己什么也没有,创业根本就无从说起
2、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近年来改革开放和党的富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农民的家庭收入有所提高,生活有了保障,所以农村学生思变的心态不强,对毕业以后的发展没有太多的设想,等学校分配、靠家长关系就能找到工作的想法占多数。
3、择业受传统职业观念影响。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职业观念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择业倾向。长期以来,人们在职业的选择上往往有高低贵贱之分。社会舆论的偏好和习惯势力的认同,阻碍着中职学生的创业欲望和创业激情,阻碍着他们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
4、缺乏创业自信心。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在中、下水平,通常这些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独立自主与创新的意识,缺乏冒险精神与竞争意识。 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创业太难了,这是大学生该考虑的事情,与我无关,中职学生只要学有一技之长,找个稳定工作就行了。
二、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就是要纠正学生对创业的误解,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从而形成创业的原始动力,促进学生主动提高创业能力,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创业意识现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纠正学生对创业的误解。创业的本义是创立基业、创建功业,从狭义上讲,这里的业是指实业;从广义上讲,这里的业是指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一切事业。利用专题讲座、播放专题教育片、组织手抄报展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业,并让学生知道创业并不一定需要多么高的学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样可以创业成功。
2、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利用专题讲座介绍中职学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2]据劳动部门预测:今后1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加劳动力1000万,大约1.2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存在着2000多万稳性失业者,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下岗职工等待和寻求着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高校的连续扩招使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同样十分严峻,一些大学生甚至“回炉”学习职业技能与中职毕业生抢饭碗,中职学生的就业受大学生就业冲击巨大,得到一份好的工作十分不容易。在这样一个就业的严峻形势下,中职学生必须改变“等学校、靠父母”的就业观念,培养自主创业的观念。通过这样的专题讲座之后,绝大多数学生感到了就业的压力,开始主动的谋求新的就业途径,创业的最初愿望被唤起。
3、创建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布置鼓励创业立志成才的名言誓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和风采照等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报告、创业设计比赛等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促进学生将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的动力。
4、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利用班会和主题班会以及板报和手抄报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从网上搜集的有代表性的创业案例以及来自身边的、母校的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例如刘显波《把贫穷吞下去》的故事,这个每日只能靠五个馒头度日的贫困大学生,通过将一个灵感付诸行动而与贫穷说再见并创办大众集团校园经济实体,他的成功告诉学生,创业不需要有多大的资本,只要你细心观察生活,并努力付诸实践,并且有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样可以获得成功。而我校优秀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案例对学生来讲更具有说服力,请他们中的代表到校介绍自己创业的经历、并给出创业的建议,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校友的成功创业中受到启发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
总之,我校通过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不仅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创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更让学生具备了“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创业勇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了创业的渴望,形成了创业的原始动力,使学生的自主创业成为可能。
当然,仅仅具有创业意识,没有良好的创业品质和扎实的创业能力,要成功创业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教育、创业品质的教育、结合创业能力的培养,三管齐下,才能将创业教育落实在实处。
- 上一篇: 关于评选2016年优秀应届毕业生的通知
- 下一篇: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