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申报书
推 荐 系 部 音乐学院
课 程 名 称 声乐基础知识及训练
课 程 类 型 □公共基础课 þ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其他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音乐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声乐
课 程 负 责 人 郭 徽
联 系 电 话 13837251907
填 报 日 期 2014年4月18日
人文管理学院教务处制
二○一三年十月
填 写 要 求
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三、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六、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七、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八、申报书一律用A4纸打印,在左侧装订成册,一式3份,由所在系部审核同意后盖章,报教务处。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情况 | 原课程负责人 | 郭 徽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42.10 |
最终学历 | 大学本科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
学 位 | 学士 | 行政职务 | 音乐学院名誉院长 | |||
现课程负责人 | 郭 徽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42.10 | |
最终学历 | 大学本科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
学 位 | 学士 | 行政职务 | 音乐学院名誉院长 | |||
所在院系 | 音乐学院 | |||||
通信地址(邮编) | 河南省安阳市中华路599号 455000 | |||||
研究方向 | 集体课声乐教学 | |||||
负责人更换原因 |
| |||||
教学情况 | 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 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2013-2014学年担任《声乐》课程教学。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歌曲作法 音乐理论课程 2节/周 09、11、12、13级 252人 合唱 技能技巧课程 2节/周 09、11、12级 229人 指挥法 理论兼技能技巧课程 2节/周 09、11、12级 229人 声乐 技能技巧课程 2节/周 09、11、12、13、14级 435人 声乐基础知识及训练 技能技巧课程 2节/周 09、11、12、13、14级 435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毕业论文撰写 128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三本院校声乐教学集体课教法研究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 侯丽发表四篇CN级文章(其中一篇获三等奖)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校级奖励 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 编写全国高师专科《合唱与指挥》教材2014年被人民音乐出版社确定出版第二版 出版了河南省中等艺术学校通用教材《基础乐理教程》
| |||||
学术研究 | 现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三本院校声乐教学集体课教法研究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
2.课程团队
课程团队结构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专业技术 职务 | 学科专业 | 在本课程中 承担的工作 | 签字 |
侯丽 | 女 | 1982.01 | 讲师 | 音乐 | 主讲、主持人 |
| |
赵佩宇 | 女 | 1984.02 | 讲师 | 音乐 | 授课、课程改革 |
| |
周士明 | 男 | 1986.05 |
| 音乐 | 授课、课程改革 |
| |
赵雪 | 女 | 1987.10 |
| 音乐 | 授课、辅助教材 |
| |
张胜光 | 男 | 1986.08 |
| 音乐 | 授课、考试改革 |
| |
李智永 | 男 | 1986.10 |
| 音乐 | 授课、课件制作 |
| |
唐萌萌 | 女 | 1987.03 |
| 音乐 | 授课、课件制作 |
| |
郝菲 | 女 | 1987.12 | 助教 | 舞蹈学 | 授课、课件制作 |
| |
课程 团队 整体 素质 及青 年教 师培 养 | 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育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一 、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声乐基础知识及训练》课题组共有教师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有7名,高级职称1人,良好的教师学历结构为高水平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年龄结构: 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为25-35岁年龄段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队伍的结构使整个课题组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同时丰富的教学实践积累,又使得课程研究小组的教改研究有了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源泉,有力地推动了课程建设与发展。 三、学缘结构: 教师队伍中,有来自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等国内外重点高校的音乐专业优秀毕业生,师资结构分布较为广泛,知识结构较为合理。 四、师资配置情况:
| ||||||
教学 改革 与研 究 |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1.实施“以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方针。 2.提出了“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提出专业方向学习的同时兼顾其他方向学习的方式。 3.积极提倡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发表专著。 4.建立音乐专业教学汇报音乐会制度,以检验教学成果。 5.开设音乐专业声乐方向系列公开课制度为广大师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
3.课程建设
课程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 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采用一对一的个别课教学,三本院校的学生入校前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声乐学习,如何才能在他们的现有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使他们达到本科声乐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我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2009年开始我们采用聊一对一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声乐教学,也就是说把声乐小课改为集体练声的大课形式,学生们虽然也了解聊一些声乐常识,但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后来我们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学生的歌唱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忽略了一部分后进生的学习。学生的声乐水平明显有料差距。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将声乐理论知识与声乐技能技巧相互结合的教学实验,有料明显的效果,如谢子康,刘准等同学在2014年河南大学生声乐比赛中均获得聊好成绩。我们下一步将深入探索声乐教学的改革,努力把我校的声乐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 以培养学生较高的演唱能力和教学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 方法和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于一体,提高声乐课程的教学 质量,结合三本院校的特点,争取把声乐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具体目标和步骤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师资 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以教授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从而形成教学效果优良 的高水平师资梯队。 课程建设分别是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录音录像、课程实践等。自2010年7月起,以 上内容均在持续建设与更新,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2013年进行了修订,并以上报教务处;教学 内容不断地丰富,教学汇报音乐会的录制并保存共计五届。课程教学已在近五年的教学汇报音乐会得到实践。 加强声乐集体课教学形式下的教学方法研究,力争在两年内通过教学实践,编写出一套适合集体课的声乐发声练习曲,选编出一套与之相应的声乐教学曲目,并写出一批有分量的科研论文。
|
4.课程内容
课程的内容、结构、知识点、课时等方面的组织安排: 声乐基础训练及训练 第一部分 内容:歌唱的发生原理 学时:每周1节课,形式为小组课,完成第一部分内容共计2学时 第二部分 内容:歌唱的呼吸训练 学时:每周1节课,形式为小组课,完成第二部分内容共计3学时 第三部分 内容:歌唱的共鸣训练(面罩、胸腔) 学时:每周1节课,形式为小组课,完成第三部分的两个方面共计4学时 第四部分 内容:歌唱的语言训练 学时:每周1节课,形式为小组课,完成第四部分共计2学时 第五部分 内容:声乐作品的处理 学时:每周1节课,形式为小组课,完成第五部分共计1学时 通过五个部分共计13学时的训练,能够使学生了解歌唱的发生原理,歌唱的共鸣腔体运用,以及基本的歌曲作品处理,对声乐演唱技巧有基础的掌握。 |
5.课程资源
资源特色 |
1、声乐课程是音乐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内容上,以夯实基础为主;在教学效果上,遵循、贯彻“以培养知识与掌握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系“拓宽专业,夯实基础,增强能力,体现特色,不断发展”的基本思想和“一专多能”的培养规格,既巩固音乐教育专业基础,又突出了学生专业个性优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表演、组织能力。 2、本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声乐技能训练,使其掌握从中国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歌曲,抒情歌曲,民歌,近年来的创作歌曲,中国歌剧选曲到外国古典艺术歌曲,民歌,现代歌曲,歌剧选曲等。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有更高的研究学习能力,能成胜任全国各类高校、中等师范学校、中小学及文化事业单位的教师、文化艺术干部及音乐管理人才的各项工作。
|
基本资源清单 |
声乐课程基本参考文献 具体使用时主要由任课教师根据大纲范围,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 考试规定必唱歌曲及补充曲目 《声乐实用基础教程》西南师大出版社胡中纲编著 《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大纲 高音卷》、 《中国作品男中音卷》、 《中国作品女中音卷》、 《外国作品男中音卷》、 《外国作品女中音卷》。 《歌唱的技法与风格》武汉大学出版社韩勋国编著 《声乐教学法 》西南师大出版社
|
拓展资源清单及建设使用情况 |
为充分挖掘和发挥我院优秀教学资源,按照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学院的建设规划: 1、资金投入。我院为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制定了不同的资金配套额度,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陆续进行资金投入。 2、教务处、科研处、相关教研室等多部门合作,共同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 3、充分应用图书馆馆藏资料,音像资料;给学生使的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北京文艺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以及国外引进的原谱等最新的系列乐谱。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进行使用。 4、充分利用学校为学生艺术实践提供音乐厅、排练厅、学术厅、校外实践基地。 |
6.课程评价
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学生评价、社会使用评价等: 自我评价: 声乐课程评价的重点是考核学生声乐演唱的能力和水平。其中包括演唱技术的规范性、准确性、对音乐风格的合理诠释、音乐表现力等。 1.声乐课程根据三本院校以及音乐学专业的专业性质,采用小组课形式进行,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程度,因材施教、,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 2.运用一年级学生学期期末考试从小组课升到个别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3. 作业的选用,围绕教学大纲的必唱曲目和自选曲目来进行。 4.考试通过考试现场演唱,或举办音乐会的形式来考核,教学效果良好。 5.目前我校的声乐学生在省内外乃至全国声乐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如11级学生谢子康获得14年大学生艺术节声乐比赛一等奖,程向阳获得全国校园歌手大赛第七名。 同行专家评价: 艺术系音乐专业汇聚了四川音乐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等国内外各大高校的优秀人才,组成了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强、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多年来,艺术系音乐专业的全体教师本着求实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改革教学、钻研学术,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并引领学生走出课本,使学生在前人理论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热情,培养出了具有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和具备综合文化素养及创新精神的实用型音乐艺术人才,以及自主创业创办琴行,高考补习学校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评价: 艺术系音乐专业的声乐课程在歌唱训练中,能够有针对性的、恰当的选择教材,坚持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材的选用既注重思想性、科学性,更讲求典范性、适用性和艺术性。即巩固了音乐教育专业基础,又突出了学生专业个性优势,全面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了学生的教学、表演、组织能力,是令人向往、热爱的学校。 社会使用评价: 多年来,艺术系音乐专业的全体教师本着求实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改革教学、钻研学术,根据艺术学习的特点,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并引领学生走出课本,使学生在前人理论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热情,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和具备综合文化素养及创新精神的实用型艺术设计高级专业人才,音乐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良好,多进入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司等,同时每年都有学生考研成功,进入省内外知名院校深造。
|
7.学校政策支持
为加强音乐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学校计划实施如下支持: 为切实搞好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学院设置了非编制常设机构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课程建设委员会以及教学督导专家小组,深入教研室、甚至深入课堂教学进行专项指导督促。 |
8.承诺与责任
1.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 2.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申报所使用的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无侵权使用的情况; 3.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及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传播与使用; 4.申报课程入选后,课程负责人同意在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资源网上免费共享。
课程负责人签字: 系部公章: 日期:
|
9.审核意见
教研室 主任审核 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系部主任审核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教务处 审核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学校 审核意见 |
院 长(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