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幸福》终于看完了,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什么是幸福。它与我以前的理解有点点的偏差,我一直都觉得幸福就在身边,幸福只是一种感觉,看完马丁.塞里格曼的书之后,发现幸福是有章可循的,幸福是有注解的,幸福是可以评估的幸福是可以养成的。我不得不佩服塞里格曼博士,他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门,而我也正努力使自己和身边的人幸福!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幸福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谁会当真呢?一个拙劣的比喻引人笑笑而已。还有比这更高级的隐喻也终究不过是讲述说了幸福丰富内涵的一个方面,想准确解释“幸福”这个词,还没有哪种说法能够单独胜任。马丁、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专家,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曾以最高票当选为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说“定义幸福的字回比定义任何一个哲学问题的都多,幸福是被误用、滥用最多的词之一。”由此可见,对于什么是幸福还是不要去管的好。塞利格曼也认为,他只关心幸福的成分,基于科学上的发现就可以增加口幸福感。弄不清楚什么是幸福,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没有办法增加幸福呢?也不是,就像饥舒难耐的时候吃上一顿大餐,酒足饭饱之余,心满意足情绪极佳,我们大约知道此时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小撮人之一,这种幸福可能非常短命,因为吃坏肚子的概率总是存在的,但比起饥饿时的痛苦,饱餐之后的幸福感是大大的增加了。塞利格曼也认为,他只关心幸福的成分,基于科学上的发现,就可以增加口幸福感。可不可以这样说:幸福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幸福的成分。
“当一个人沮丧的时候,他比较容易唤起悲伤的记忆,而不会想起幸福的往音。”对过往美好的日先不能心存感激和欣赏,对过去的不幸夸大其词、念念不忘,这两种行为是我们得不到平静、满足和满意的罪魁祸首”,塞利格曼还说,“只要知道一个事实--早期的事件对成人生活没有或者只有一点点影响就足以解放很多人的心灵。”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过去发生的一切呢?首先要学会感恩,过去发生的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如果我们试着抱以感恩之情,就会赋予这些 事件非同一 般的意义,更何况有些事情本身就值得感谢,例如又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思,往往被视作理所当然.过去还有很多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好的记忆,对这些不好的记忆,我们没有好的办法做到直接忘却或压抑记忆,外显的压抑反而会导致反作用。唯一能够改变这些消极情绪的办法是宽恕,“只有宽恕可以在不改变记忆的情况下,转换、去除伤痛与仇恨。”塞利格曼作了精辟的总结感思和宽恕能改变你的记忆,感思能增加美好记忆的强度,而宽恕则将痛苦记忆的保险丝拆掉,使它不能再引火爆,这样你会更幸福。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过去就让它过去,未来不全像你想象,抓住想要的幸福。只要你对过去的悲伤随他而去,对现在的幸福好好珍惜、对将来的问题坦然面对,我想你就是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