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忆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同志来我校作报告

时间:2023-10-11浏览: 设置

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同志来我校作报告

20145月16日下午,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同志来我校作报告,当时任老已经86岁高龄,精神矍铄,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现场聆听了这场报告,尽管时光已经走远,但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带走深刻的记忆,任老英雄的每句话都历历在目,时刻激励着我2023年6月29日13时30分,红旗渠特等模范任羊成在林州红旗渠医院去世,享年95岁。被群众称为“飞虎神鹰”的他,曾在红旗渠畔留下了“凌空除险”的影,令人震撼。现在,以回忆听他老人家讲座的方式缅怀这位老人,向老一辈修渠人致敬,向红旗渠精神致敬!

报告在我校三号阶梯教室举行,驻校董事、执行校长卢银课同志,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宛霞同志,副校长张怀文同志以及林州市红旗渠精神学习会理事袁金萍同志出席了报告会,学全体教师党员、学生党员聆听了报告会。

报告会前,播放七十年代拍摄的《红旗渠》纪录片,为全场的师生们真实再现了当年修建红旗渠时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改变了林县人民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下午3,到场师生全体起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欢迎任羊成同志莅临我校作报告。在报告会上,袁金萍同志满怀对红旗渠建设老英雄的崇敬之情,就红旗渠的概况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红旗渠精神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紧接着,红旗渠建设特等劳模、优秀共产党员任羊成同志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分别从决定红旗渠修建的背景、红旗渠修建时如何排险、红旗渠精神的弘扬以及红旗渠修筑时涌现出的感人事迹进行了讲解,整场报告会掌声不断,师生深受感动。

任老英雄首先讲了林县缺水的状况,他说:“林县人民世世代代缺水盼水,林县历史上饥荒断粮饿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那时担一趟水,远的要走四十华里的山路。大年初一,一个媳妇因为洒了一担水而上吊。”“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毛泽东思想给林县人民指明了改变命运的方向。改变林县干旱缺水恶劣环境,成为县委领导班子与全体林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决心。”他专门强调:“当年修红旗渠时,党群一体,干群一致,同甘共苦,上下一心。干部和群众在工地上同吃、同住、同劳动,哪里活脏、活重、活险,哪里就有干部和党员,分不出谁是干部,谁是民工。县委书记杨贵和群众一样打锤抬石拉车运石。晚上还要检查群众的休息,还要开会总结研究布置。县长、红旗渠工地指挥长马有金在工地一干就是十余年。记者采访他,见到一身灰一身汗抡锤打钎的他,还问他‘您是哪个公社的?指挥长马有金在哪里?’我是共产党员,在修渠工地上总想着要比群众多干点,要兑现自己的入党誓言,没有把生死看得多么重。说实话,怕死也上不去那么高的悬崖,也干不了除险那个活。”

接着老英雄讲了修建红旗渠时,他担任爆破和除险队长九死一生的经历。他每次讲到自己与死神博斗,闯出鬼门关和死神擦肩而过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举起右拳,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员,是共产党员就不怕死!”他总结自己曾五次重伤,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老鹰嘴除险非常艰难,除不了险工程就不能继续,我给杨贵书记立了军令状。一定拿下老鹰嘴。正面荡不进去,我就冒着生命危险从侧面往里荡。除险时一块碎石砸在我的脸上,门牙被砸掉粘在舌头里,嘴里一直流血,脸肿起来,我的头嗡嗡直响。张不开嘴,我不能呼救。我就从腰里掏出钳子,伸进嘴里,一下子拔掉了砸坏的三颗门牙。随后我忍着剧痛又继续干了六个小时。钢钎一戳,险石哗啦就流下一片……”。老英雄一边讲一边比划,把大家带到了那惊心动魄的场景中。“还有一次放炮要削平一座山头,炸药装了八千斤。点了炮我不放心,就趴在炮眼听导火索进度,忘了自己。等听到别人提醒,已经晚了。我刚跑几十步,就觉得不行。赶紧趴到一个石头坎下。这时轰隆炮响了,就跟地震一样。乱石轰隆隆流下来,后来听人们说流了四五十分钟。我当时认为必死无疑了。等我醒来,四周黑洞洞的,我才想起自己还活着。于是我顺着石头缝隙往外爬,只要头能过,身子无论怎样也要过去,也不知爬了多长时间,才爬出来。我身上的衣服连一点布丝儿都没有了,浑身血口子。工友们一直以为再也见不到我了,有的开始大哭起来。等我爬出来之后,看到我还活着,又是哭又是笑的杨贵书记将自己的大衣脱下来裹到我的身上,把我抱在怀里,两人的泪水滴到了一起……”。当时工地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除险队长任羊成,阎王爷那儿报了名。”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他终日带领着队员们腰系大绳,凌空除险,被群众称为“飞虎神鹰”。

任羊成同志的报告深深震撼着师生们的心灵,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许多人的眼眶闪动着泪花,林州人建设红旗渠的英雄事迹在师生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年轻的大学生从他的身上似乎找到了真正的青春偶像,也引起了无穷的思索和追问……任老英雄说:红旗渠是生命渠,红旗渠精神是咱的传家宝,咱得让传家宝一代一代往下传。”他期望更多的年轻人接过自己手中的红旗,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10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红旗渠考察。他说,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任羊成的英雄事迹,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我们要牢记任老英雄的嘱托,继续发扬不畏艰险、开山劈石的奋斗精神,让“红旗渠”这面伟大的精神旗帜始终高高飘扬。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文/张荣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