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春节,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是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光。然而,还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深埋起对家乡的思念,怀揣着对社会的向往,在凛冽寒风中,背起沉重的行囊,只为探寻那属于自己的宝藏。
2013年1月10日,满怀憧憬的我,加入了打工的大军,并在经历了40多天的人情冷暖后,收获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
一、一个人相当于一台机器
车间里的生产周期是按秒计算的,在周期内你必须把生产出的产品加工好。加工,就是用刀片修产品,修好后再清洁、包装、写票、贴票……厂里的机器一开动就昼夜不停,每分每秒你都要打算好,浪费一分钟,你就得花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赶工,所以,你必须机器般重复着同样的动作11个小时。
二、人会变得奴性
长时间的压迫下,员工会变得听从一切安排。你认为对的东西,只要管理者说不行,那就是不行。因为一切申辩、解释都是徒劳的,他一个眼神,你就会望而却步。反抗的声音,往往在多次碰壁后,就不得不放弃了。
三、禁锢了人的思想
每个车间都有一位大姐教新员工修产品。她们一般经验丰富,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简单、快速的。我第一次修毛边时,感觉用大姐的方法修着不舒服,就用了自己的方法,却遭到大姐的斥责。我明白她这是在捍卫她身为老员工的尊严,但这样的尊严又有什么价值呢?如果整个工厂的姐妹都像我这样被压制,长此以往,不就完全失去了自我吗?
四、人性
有些车间会有这种现象院在管理人苛刻的要求下,闲人闲死,忙人忙死;工龄大的无情地对待新人;下层工人没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明明是同车间的一家人,却没能拥有一颗团结友爱的心。空气中处处弥漫着自私、虚伪的味道。
五、地区歧视
很多工厂招工时不用河南人,我为他们偏执的观点感到无奈,只能靠自己的行动证明院河南人,是值得你们尊敬的。
六、新生
这次打工,有很多人,他们的经历和所受的痛苦,让他们变得坚强、有责任感,令我敬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杜大姐:她独自拉扯大儿子的行为不由让我动容……他们的人生已过三分之一,而我,是年轻人,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地珍惜时间,把握自己的人生。
我们科长曾说:“我敢这么说,你们这批大学生,在厂里的想法都是错的”,这句话,坚定了我学习的信念。虽然当时不太理解,但到后来我终于明白:我们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用简单的思想认识社会,这样往往会使我们陷入困境。辉煌的背后是辛酸的故事。许多成功人士都是从基层做起的。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你能不能做一个有理想、有韧性的人。昆山的打工生活,让我意识到学好功课的重要性。我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追求,挖掘出自己的宝藏。